![]() 羽超落幕上海降级 人才断档矛盾凸显1'45'' 284 腾讯视频 羽超落幕上海降级 人才断档矛盾凸显收起取消自动播放 特约记者谭子来东莞报道 对职业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赛场就是生命。但对申克而言,那片一网相隔的羽毛球场如今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德国羽协退役的她,学做健身教练之余只参加一项赛事——中国羽超。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派和那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而申克一个赛季下来,她往返了中德9次,飞行距离超过15万公里。羽超,是属于她的另一种漂流。 4月30日上午,申克到达厦门。在此之前,她经历了长达21个小时的旅程:从家里坐两个小时汽车到法兰克福,然后从法兰克福乘飞机到香港,再由香港转机到厦门。 决赛第一回合输给刘鑫,申克很无奈:“对手非常强,比赛节奏很快,而且只打11分,很快就结束了。”之后转战东莞,这里已骄阳似火,燥热的天气并没有让申克觉得不适应,因为她喜欢阳光。 5月3日,这天晚上将进行决赛第二回合。上午球员来到球馆热身,申克和队友林敏颖率先开始训练。申克训练时的认真劲儿跟正式比赛时相差无几,林敏颖也被她带的满头大汗。训练结束,别的队友在那儿聊天互相逗乐,申克则一人来到角落进行拉伸练习。出乎意料的是,当晚出战女单的是林敏颖。虽然最后队友遗憾输掉了比赛,但申克说:“林敏颖还很年轻,她需要更多这样的机会来证明自己。” 世纪城赢得冠军,这是本赛季羽超的结束,也是申克这8个月羽超漂流的终点。对于亚军的成绩,申克说:“厦门队有许多工作人员来保障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大家都有共同的信念,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都想得第一,不过这赛季最终能有这样的成绩也很不错了,大家都很努力。” 融入新的环境,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对作为外国球员想要融入中国团队的申克更是如此。尽管队友们都很友好,也会互相帮忙,但语言上的差异确实是申克需要面对的。 一个赛季下来,这个情况似乎依然没有改变,“语言确实是个问题,平常很多东西都没法直接交流。因为我不会说中文,所以想要融入到他们的圈子比较困难。他们在那里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完全听不懂。”这时候翻译小张成为了她最好的伙伴,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厦门姑娘说:“申克真的是个特别有趣的人。 作为唯一的欧洲外援,没有谁比申克更适合说出对羽超的感受,“我觉得把各个国家的球员聚集到这里参加比赛的想法很好,但是赛季时间比较长,要不断往返于不同地方就会比较累。像李宗伟(微博)他们过来还比较好,但要从欧洲来的话,路途就比较远。” 退役之前,申克常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这些比赛和羽超相比有何不同?“中国羽毛球水平很高,在德国,像3对3,11分制几乎没有。不过这挺有意思,对羽毛球的发展很有帮助。 申克说到这有些激动,她边说边比划,“联赛最好不要出现一两家球队实力超强,而其他球队实力悬殊的情况,因为这样比赛就没悬念,观众看起来就没什么兴致。” 羽超也让申克收获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去到不同地方,感受各种人文和自然环境。申克最开心的还是吃到美食,“湖南的东西真的很好吃,就是太辣啦。”辗转于中国各个城市比赛,申克说她有时候会想家,不过对她来说,最困难的还是身体的疲惫,“从德国来中国要花很多时间,然后又要到处比赛,最后还得回家,这个过程真的很累。”说到这,申克长叹一口气。 5胜7负是本赛季申克的战绩。对一位32岁,每次比赛都要奔波于蓝天白云间的老将而言,已经很不错了。而且,申克的到来更多是一种激励。就像队友谌龙(微博)所评价:“申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她特别职业,她值得我们球队每个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