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谁是球王”第二季羽毛球民间争霸赛完美落幕,对于第二季的活动,CCTV5(微博) 频道总监江和平先生认为准备时间更长了,报道更加充分了,在节目有了冠名赞助后,“谁是球王”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品牌。同时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来盘活更多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吸引更多老百姓运动起来—— 最大回报 带动全民运动 “谁是球王”第二季羽毛球民间争霸赛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总部完美落幕,单纯从一名现场观众的角度来说,我感觉大饱眼福。很多业余选手具备了专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拼搏精神,而他们身上的励志故事也让我深受感动。 河北唐山两个煤矿工人的儿子——王帅、郑健,在男双决赛前下到380米深的矿井中,与父辈们一起体验矿工生活,然后再把优秀的矿工精神带到赛场上,并最终夺得双打球王,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加“谁是球王”的这些选手,来自草根,代表草根,他们很可能就是你我的邻居,或者校友。他们有着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能让普通人融入其中,也能带动更多人运动起来,从而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不谦虚的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过关于“谁是球王”的非议,所有人都评价这个节目接地气,是老百姓自己的活动。 社会价值>商业价值 与“谁是球王”第一季乒乓球民间争霸赛相比,我们在第二季有了更多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准备工作“蓄谋已久”,赛事持续时间更长,从去年10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到今年4月7日举办全国总决赛,共有半年时间,其中,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海选;二是报道更加充分,体育频道共派出八个记者组,实地采访八大赛区,有关“谁是球王”的新闻每天都会呈现在观众眼前,并且不限制条数,舍得拿出时间给群众体育,另外,在中央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的同时,我们还启用了总部最大的2000平米演播厅,对这个节目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三是节目有了冠名赞助,汽车企业和羽毛球厂家的支持,让节目本身产生了商业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谁是球王”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品牌,并且它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要远远大于商业价值。 正是基于这些进步,“谁是球王”第二季羽毛球民间争霸赛的影响力更大,贴近感更强,也释放出更多正能量。体育频道会将“谁是球王”一直办下去,先从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着手做起,然后总结经验,再推广辐射。 今年世界杯之后,我们将推出足球民间争霸赛,足球球王一定不是一个人,而是集体,并且这个集体要能在中国未来的足球发展中承担一定的角色。我们将通过节目来选拔青少年人才,初步计划每年选送22人走出国门,参加国外训练营。足球从娃娃抓起,面向未来,是我们最终的价值取向。另外,我们还将在足球民间争霸赛结束后,推出新一季的乒乓球赛事,这也是蔡振华副局长曾专门致电讨论的重要议程。 不管是乒羽还是足球,“谁是球王”始终延续全民健身的理念。奥运体育不是体育的全部,中国已经成功举办过北京奥运会,还将申办2022年冬奥会,但只有当全国老百姓都运动起来时,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才会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全民健身,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尤其是在当今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到了每况愈下的时刻,全民健身显得更加刻不容缓。 塑造品牌 发扬光大 全民健身同时也是体育频道在节目制作中的创新点,在互联时代谈创新,不可能从主流联赛、奥运项目等已经成型的角度入手,我们从别人不是很关注的全民健身做起,并形成品牌,发扬光大。如今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谁是球王”点赞,那我们需要心里一直装着观众、装着老百姓,思考如何把它做得更好。 小人物也可以拥有与明星感召力相媲美的、有影响力的大故事,这就是全民健身与电视相结合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同时这股力量还能带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据我了解,“谁是球王”羽毛球民间争霸赛带动部分羽毛球器械厂家的订单翻番,这种从经济学角度的考察给人不小的启示,也是让我感到额外惊喜的地方。 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每一项体育运动都可以作为全民健身的载体,那么这个过程中所消费的体育产品足以带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大幅度增长,我对此也十分有信心。 评价“谁是球王”,不能以收视率高低为标准。如果我们拿林丹(微博 博客)和李宗伟(微博)的比赛与7日晚的“谁是球王”直播相比,我想前者的收视率肯定要高很多,但后者所产生的广泛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并且累加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肯定也不低。 我相信只要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就会是大有前途的,“谁是球王”这个节目正在践行于此。良好的社会评价,广泛的社会影响,让我们作为节目主创人员感到来之不易,我们需要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将这个品牌塑造下去,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来盘活更多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吸引更多老百姓运动起来,这将是“谁是球王”所得到的最大回报,而不是商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