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结束的2013年世界羽联(微博)超级赛总决赛中,刘小龙(微博)/邱子瀚(微博)作为唯一入围的中国男双组合,在小组赛连败两场,以相对落寞的成绩结束了自己本年度最后一项世界比赛。作为蔡赟(微博)/傅海峰(微博)之后最被寄予厚望的年轻组合,25岁的刘小龙和22岁的邱子瀚在今年可谓是高开低走,有过全英赛和苏杯的荣耀,也有着世锦赛和总决赛的惨淡。他们的出现,曾弥补了“风云”之后的空当;他们的未来,能否像“风云”一样持续辉煌? 接班人模式开启 结束总决赛,从吉隆坡回到北京,邱子瀚感受到从夏天高温到冬日严寒的变迁。他想了想行将过完的2013年,说这挺像自己正在经历的气温变化:“从年初冠军,到中间苏杯都不错,但中间我受伤后,我们成绩便不理想,这一年起伏较大。”而刘小龙谈到这一年也说:“上半年特别好,但从世锦赛开始,比赛越来越难打,成绩也越来越不好了。” 原本不过是中国男双里一对颇具潜质的组合、一直站在蔡赟/傅海峰背后,但因为在全英赛和苏杯上的表现,让刘小龙/邱子瀚一跃成为“风云”的接班人,让人看到中国男双的希望。2013年,如刘小龙所言,意义深重,“成绩好,自信也提高了,这肯定是我们的突破年。” 突破,当然从3月份的全英赛开始。被誉为“小世锦赛”的百年全英公开赛是盛产新科冠军的摇篮。李雪芮(微博)就是通过去年全英赛的登顶开启了自己的女王之路。而对“子龙”来说,冠军,来得似乎有些突然。 赛前没人想到刘小龙/邱子瀚能够笑傲全英赛,毕竟蔡赟/傅海峰赛前因伤退赛让大家已经不对男双抱有太高期望。况且在五个单项里,男双的竞争一直最激烈,韩国、印尼、马来西亚、丹麦,每个国家都拥有能够夺冠的实力选手,而刘小龙/邱子瀚显得太势单力薄。 俩人给自己的伯明翰之旅定下八强目标,但在第二轮逆转丹麦名将鲍伊(微博)/摩根森之后,刘小龙心里觉得“有戏了,我们应该有信心冲击一下冠军”。半决赛对阵印尼名将阿山/ 亨德拉的时候,刘小龙把冲击冠军的念想又压了下去,就想“放开拼吧,赢一场是一场”;邱子瀚也暗自憋着劲儿。就这样,两人以黑马姿态杀进决赛并最终夺冠。 邱子瀚觉得全英赛能夺冠是因为坚持:“我们彼此都知道想要什么。心态好,打的果断而坚持。”刘小龙评价此冠意义非凡:“这是我们首个超级赛冠军,希望日后能更多像老大哥蔡赟/傅海峰学习,扛起大梁。” 说这话时,刘小龙没有想到扛大梁的机会竟来得如此之快。全英赛后,国羽马上进入备战苏杯状态,已入选大名单的刘小龙和邱子瀚从集训第一天起就做好了能够上场的准备,邱子瀚更是心想:“到时候不仅能上一两场,而是希望场场都能上。” 主动请缨扛大梁 如果说三月的伯明翰让人们认识了刘小龙和邱子瀚,那么五月的吉隆坡则彻底让人们记住了这两个名字。小组赛首场对阵实力较弱的印度,教练派他俩登场。刘小龙想过无数次登上苏杯舞台的情景,却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紧张:“我太想赢太想表现了,上场时有点蒙,特别是念完我们名字往场地走那一瞬间。”好在邱子瀚是一个面对各种情况都能镇定自若的人,因为他觉得:“平时都练了那么多,如果因为紧张就没有发挥出来多不合算啊,所以越到大赛我越冷静。”而这场赛前,蔡赟也跟邱子瀚说:“没什么,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打,就当是表演,现在再去想技战术都没用了,拼的就是心态。” 俩人最终顺利通过苏杯首秀。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更多的是在训练和观赛,没有赢得太多上场机会。不过刘小龙说自己的弦一直绷着,因为“什么都可能发生”。于是,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1/4决赛蔡赟/傅海峰输给了印尼选手,中国队近乎陷入困境。 看着老大哥在场上失利,刘小龙坐在场下并不好受,但他同时也充满了强烈的上场欲望,而邱子瀚更是场场都想上,于是俩人找到教练张军(微博)主动请战。但半决赛的名单出来后,男双依旧是蔡赟/傅海峰,刘小龙和邱子瀚虽然失落,但也明白大赛上还是老将更稳定。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蔡赟/傅海峰又输了,这一次,刘小龙和邱子瀚更坐不住了。半决赛结束后,刘小龙和张军先乘电梯准备离开,邱子瀚快步追到电梯里对张军说:“军导,明天改我们上吧?”张军只是说请战当然好,但具体还要教练组开会决定。上场名单第二天赛前才能出来,刘小龙和邱子瀚当天本来应该按照教练说的看看技术录像,但是俩人都没怎么看,他们想着这时候“心态最重要”。 决赛当天,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出场名单上,刘小龙非常兴奋,想着机会来了,一定要好好把握,而向来不紧张的邱子瀚竟然有一丝的紧张。上场前,蔡赟和傅海峰还专门来到两人跟前面授技艺,蔡赟告诉二人:“上场的时候不要太激动,也不要喊太多,会耗费体力的。” 于是在场上,刘小龙和邱子瀚放平心态,也压制着强烈的情感,最终第三个出场顺利战胜韩国组合,帮助中国队赢得了苏杯。刘小龙激动地躺在地上,等他一回头:邱子瀚呢?此时邱子瀚已经跑到教练席上和教练队员拥抱去了,邱子瀚说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每次团体赛最后一分打完,大家都会跑到场地上庆祝。所以我们最后一个球打完我就等着大家过来,结果一看没有人冲上来啊,原来看台太高,所以只好换我跑过去了。” 世界男双“眼中钉” 能够在苏杯决赛中赢得致胜场次,无疑让人们对刘小龙和邱子瀚两人的未来充满期待,特别是在蔡赟/傅海峰状态日益下滑的时候。然而,就在“子龙”组合的金光大道开始铸就时,他们却陷入低潮。 八月份广州世锦赛,外界对“子龙”寄予厚望,而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这次的不易。在苏杯结束后的印尼超级赛上,邱子瀚因膝伤退赛,此后一段时间没能系统训练。而刘小龙自到了广州之后就犯肠胃炎。两人身体状况都不好,虽然也想去冲击属于个人的单项世界冠军,但终归力不从心。 在输给马来西亚名将 陈文宏/ 古健杰后,刘小龙/邱子瀚止步第二轮,除身体因素外,他们也切实感受到比赛越来越难打了。刘小龙说:“其实从全英赛开始我们已成为别人的研究对象了,苏杯过后再去打公开赛,明显感到对手对我们的研究比以往加强。”邱子瀚的感受是:“从我们研究别人到别人研究我们,现在打李龙大他们,明显感觉对手对我们的针对性变强了很多。” 铩羽世锦赛之后,刘小龙和邱子瀚虽然心气并没有下来,但毕竟也忙着全运会以及之后的羽超联赛,两人各自的训练都不够系统,加之现在他们已成为世界男双的“眼中钉”,比赛愈发难打。十月份的丹麦赛上,刘小龙/邱子瀚输给了新搭配的蔡赟/柴彪止步第三轮,法国赛又输给印尼组合无缘决赛,年终总决赛小组没能出线,刘小龙/邱子瀚的成绩和状态陷入低迷。 然而,这并非俩人配对后第一次遭遇挫折。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配对,虽然一开始跑位有点错,但“子龙”组合的特点就是速度,其他问题都能够以速度来弥补。因此这对组合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所谓特点鲜明漏洞也会明显,配对一年之后,他们二人很难再找到刚配合时的冲击力,反而出去比赛往往前两轮就输了。 邱子瀚对那时的感觉是:“别人知道我们的特点开始限制我们,在场上抓住我们漏洞后,就很难再去挽回。我们都意识到问题所在,也沟通也练,就是解决不好。”在配合不畅的那段时间,刘小龙练得更勤奋了:“我从来没想着不顺就换搭档,我就觉得双打得多磨合,磨合好了,这个时期过去了,我们肯定会有不同的变化。” 而邱子瀚是另一个极端,他那个时候就是放宽心:“我不爱较劲,我觉得既然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那就先不想,反正我练着练着就不爱练了。因为我知道我的类型就是要多出去打比赛提高自信心,因为有了自信,训练上出现的问题就能弥补。”刘小龙通过更勤奋的训练,邱子瀚通过打比赛树立信心,经过半年多的低潮,2011年下半年,俩人的感觉又回来了。 所以对今年下半年的不顺,刘小龙和邱子瀚并不消极也不慌张。刘小龙说:“希望搭档的膝伤能痊愈,只要系统训练我们就很快能找回状态。有训练作保证,在比赛中有能力支撑,我们就会像上半年那样让自己特点都发挥出来。”邱子瀚也对俩人未来充满信心:“每一对组合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还在慢慢摸索怎样是最适合我们的,想要大的成功,就要现在一步一步来。” 不轻易说的秘密 像蔡赟和傅海峰一样,刘小龙和邱子瀚在性格上也一动一静,场上也是一个前场主导一个后场稳定。两人间难免会有意见分歧,不过年轻人相互更好沟通,刘小龙说:“我场上主导作用会较大,毕竟要组织球路。而我们场上也没发生过争执,因为都知道那样会对比赛不利。” 训练中的小摩擦,例如谁今天状态不好或者不好好练,对方自然不高兴,但这种情况下两人最多就不说话了,一会儿就会过去。而如果遇到技术分歧,两人第一时间就会去找教练沟通。邱子瀚说:“基本上军导跟我们说说,也就能够达成共识了。男孩,没那么多事儿。” 场下无间和场上默契,都是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子龙”最佩服的当然还是老大哥——蔡赟/傅海峰。想起去年伦敦奥运时坐在电视机前看风云夺冠的情景,刘小龙说:“他们夺冠时我会憧憬,想着若我们也能有这一天到来多好。”邱子瀚说:“他们夺冠时我像球迷一样开心,第二天看重播他们站在领奖台上,才产生出那种羡慕。” 尽管刘小龙和邱子瀚之间很少讨论目标性内容,也不会轻易就说出心底的愿望,但他们都期待明年能够变得更好。刘小龙说:“希望明年像今年上半年一样。这两年很关键,想要参加里约奥运,想要有所作为,我们会从这个冬天开始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