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家普特羽毛球俱乐部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郭振东平静面对全运夺冠:我是淡然的人

2013-10-11 08: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 评论: 0

摘要: 文/杨弋非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团体颁奖仪式上,登上领奖台前,站在第一个的谌龙(微博)和队友们讨论着站上领奖台时做什么手势;田厚威和身边的队友有说有笑;洪炜(微博)把一个黑色的海绵棒放到了冠军领奖台的最中央,据 ...

郭振东平静面对全运夺冠:我是淡然的人

文/杨弋非

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团体颁奖仪式上,登上领奖台前,站在第一个的谌龙(微博)和队友们讨论着站上领奖台时做什么手势;田厚威和身边的队友有说有笑;洪炜(微博)把一个黑色的海绵棒放到了冠军领奖台的最中央,据说这是福建队的“定海神针”,自从在比赛时把这个海绵棒放到看台的座位上,福建队就没输过球。

这是福建男队时隔20年后再一次站上全运会男团的最高领奖台,福建队的小伙子们欣喜若狂,唯有一个人只是面对微笑,静静地站在欢庆的队友身边,他就是郭振东。

郭振东并不是不兴奋,他一直期待用这块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郭振东也不是不开心,在全运会开始前,他就多次在微博上发出了誓夺金牌的豪言!

此时的郭振东显得有些奇怪,不到一个小时前,他和洪炜搭档,2比0战胜江苏队的 陶嘉明/孙君杰,帮助福建队在决赛中扳平了总比分。获胜后的郭振东振臂高呼,激情四射;可不到一个小时后,他却在最该兴奋的时候露出了最令人意外的平静。

回忆起这次夺冠,郭振东说:“这次我们特别想拿冠军,毕竟已经隔了20年,我也想在退役前拿下这个冠军。这次我们队伍的情况很好,实力很强,而且大家都很团结,这次夺冠,是团队的力量。”即便是谈论如此激动人心的话题,郭振东依然轻言慢语,有条不紊。

“我不太愿意去计较、去争什么东西,我总能看淡现状中好的东西。”郭振东说,“我是一个淡然的人。”

小时候的原则:听父母的话

郭振东的淡然与生俱来,从小他就有那种“与世无争”的气质。在学校里,在朋友中间,他不争不抢,只是做好自己的事,而且愿意去帮助别人,照顾别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好脾气,郭振东成为小伙伴之中的核心,无论是谁,都喜欢和他在一起玩。

郭振东淡然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乖。在长辈们眼中,郭振东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懂事、低调。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才让郭振东阴差阳错地走上了羽毛球之路。

郭振东的父亲是一个体育迷,对各种项目都很痴迷,但父亲并没能成为运动员,于是,他把自己的体育梦寄托到了儿子身上。郭振东的老家在湖北沙市,当时,沙市的羽毛球水平不错,奥运冠军吉新鹏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在沙市的业余体校里,羽毛球被作为重点项目,每天都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希望让孩子在这座冠军的摇篮里成长,郭振东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

到业余体校报名的时候,郭振东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在此之前他根本没碰过羽毛球拍,甚至“羽毛球”三个字在他的脑海中也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他压根不知道自己要去干嘛,不过,既然是父亲让自己去的,那自然是要听话的。

报名那天,郭振东在父亲的陪同下走进了体校大门,到了面试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他吓了一跳:整个羽毛球馆大概有五、六十个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考核内容很让郭振东意外,整个过程没有碰球,教练只是让孩子们徒手扔羽毛球,跑一跑跳一跳,之后再看看柔韧性。郭振东按照教练的指示做完了所有项目,自己根本不知道做得怎么样。几天之后,考核结果出来了,郭振东接到了入校通知,就这样,他懵懵懂懂地走上了羽毛球之路。

随后的两年,郭振东和一大批同龄的孩子开始了学校、球馆两头跑的生活,这段时间,也是这些小朋友淘汰率最高的时候。由于要兼顾学业,孩子们被要求每天早上7点到球馆训练,练一个小时后再去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还要去训练一段时间。由于孩子们都小,必须要家长接送,可这天天起大早,很多家长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训练方式也成为家长们放弃的一大因素,在郭振东的印象里,在最初的两年时间里,他们没碰过拍子,每天的训练内容就是抛球、身体素质、步法训练,别说是孩子,连很多家长看了都觉得这样的无球训练不会有什么效果,带着孩子离开了。而在此期间,郭振东的父母则异常地坚定和执着,每天按时接送,风雨无阻。在郭振东觉得训练无聊想放弃的时候,父母总是鼓励他坚持,而听话的郭振东也就这么挺过来了。此时,他随和的性格又体现出了优势,“其实我后来发现,这也挺好玩的啊,不管练什么,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就很开心啊。”郭振东也没有忘记父母的付出,他说,如果没有当年父母的坚持,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就这样“枯燥”了两年后,郭振东身边的队友剩了不到10人,突然有一天,队里给他们发了拍子。虽说郭振东天生淡然,但面对这样一个人生的里程碑还是没能抑制住内心的兴奋,拍子刚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队友们冲上场地打了起来。他们惊奇地发现,即使之前从未碰过球,但此时打起来却也得心应手。这一年,郭振东正式进入业余体校,准备踏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

远走异乡,哭着走上成功路

1996年,郭振东代表沙市参加了在湖南安化举办的全国业余体校比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不过凭借过硬的实力,他还是获得了男第二名,第一名是傅海峰(微博)。

当时,在全国业余体校比赛上,全国各专业队的教练都会来比赛现场选拔好苗子。郭振东的表现引起了一位厦门教练的注意,他把郭振东推荐给了时任厦门队男队主教练的林江利。在父母的陪伴下,郭振东来到了厦门,林江利只是简单地让他做了一些基本动作,跑了跑步,看看他的身体素质,和郭振东的父母聊了两句,就结束了考察,让他回湖北等通知。一个月后,厦门队的正式入队通知递到了郭振东家里。

收拾行囊,郭振东又一次和父母来到了厦门,不过这一次他却不能和父母一起回去。父母临走的那天,郭振东哭成个泪人,母亲也不住抹眼睛,至于父亲,郭振东只记得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不知道哭了没有。

刚开始的几周,郭振东几乎天天和电话那头的父母哭诉,一方面是专业队训练的苦,另一方面则是生活的不习惯。在家里,郭振东算得上是个小少爷,家务事什么的大人从来不让他动手,让他出门买个早点,已经算是“丰功伟绩”了。到了运动队,远离父母,生活要靠自己打理,郭振东一下傻眼了,被子、衣服不会洗,就连牙膏、洗衣粉都要家里从湖北寄过来。当时手机还没有普及,郭振东只能通过IC电话给家里打,后来为了省钱,他会在每次通话结束后和家里约好下次通话的时间,到时候就跑到电话旁边,等着家人打过来。

郭振东淡然,却也很坚强,擦干眼泪,他开始逐渐融入这个新的集体。训练累,咬牙顶住;自理能力差,从头学习,加上他的好脾气,他很快和新队友混熟了。半年不到,郭振东已经完全适应了运动队的生活。

到厦门队时,郭振东13岁,当时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身高、力量等方面还很欠缺,和当时厦门队的成年男队员根本打不起来,于是林江利教练安排郭振东和跟他一起从湖北去的队友龚伟杰(微博)去和女队一起练。在女队的时候,强调基本功的林江利对郭振东的打球动作进行了指正和修改。郭振东和女队练了两年,15岁时,一次厦门队和意大利队交流互访,教练让郭振东去和意大利的队员对抗训练,此时的郭振东身体力量逐渐成熟,在这样高强度的对抗中,他的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台阶。第二年春节前,厦门队举行了一次队内循环赛,郭振东异军突起,夺得单打第二,这让他顺利跻身厦门队主力阵容。又经过两年的努力,18岁时,郭振东已经坐稳厦门队头号男单的位置。

2001年,郭振东进入国家青年队,开始为国家队调赛做准备。不巧的是,郭振东对北京的气候十分不适应,前后两次到北京参加调赛,他都发烧了,第二次甚至没能打完比赛。不过,在当时的这批小队员中郭振东属于出类拔萃的,尽管因为生病没能打好调赛,但国家队教练还是给了他机会。2001年底,郭振东正式成为国家二队男单组的一员。

淡然之路,成就平凡伟业

在进入国家队前,郭振东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经受过太大的挫折。但进入国家队后,他却遇到了一个令自己始料未及的转折点。

2002年,国家队双打组调整重组,老帅 汤仙虎觉得郭振东的身体状况和打法特点更适合双打,就找他谈话,希望他转到双打组。当时到,在二队男单组,郭振东和陈金(微博 博客)是拔尖的两个队员,放弃单打改练双打,郭振东既不舍又不解。但这是队里综合考虑后的决定,虽然一肚子委屈,郭振东还是点头同意了。

改练双打,意味很多技术、战术要从头开始,加上好兄弟都在单打组,这样的情况让郭振东很不满。但看了双打组的名单后,他发现原来打单打的蔡赟(微博)、徐晨(微博)的名字都在里面,而且蔡赟当时已经进了一队男单组。“当时一看,他们都来了,那我也就去吧。”郭振东笑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双打名单确定后,从全国选出的双打队员到福州铜盘集训3个月。刚进双打组时,郭振东很不适应,此时从少年赛就认识的傅海峰、徐晨给了郭振东很大的帮助。哥仨没事就在一起交流,互相支持。之前在厦门队时,双打出身的教练林江利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培养每个队员的双打战术意识,这也让郭振东的转型变得更加顺利。在那次集训中,汤仙虎让每个人在纸条上写出最想搭档的人选,郭振东写下了徐晨的名字。之后的世青赛、包括之后进入国家队一队的一段时间里,徐晨都是郭振东的搭档。在郭振东眼里,徐晨直爽,大大咧咧,爱说爱闹,和自己性格完全相反,而两人能玩在一起,郭振东给出的解释是“互补”。

2003年,男双组调整组合,郭振东与老搭档徐晨分开,转而与谢中博配合。在老将谢中博的带领下,郭振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中国大师赛,郭振东拿下了自己第一个国际比赛的冠军,决赛中,他和谢中战胜的是当时正值巅峰的马来西亚名将钟腾福/李万华。郭振东记得,那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兴奋的一次胜利:“当时又跪在地上大吼,又是去拥抱谢中博。那时还小嘛,现在肯定不会这样了。”

2006,郭振东跟随中国队夺得了汤姆斯杯,拿到自己第一个世界冠军,但当时中国队实力太强,出任二双的郭振东淘汰赛阶段都没轮到出场。2008年汤姆斯杯,郭振东/谢中博在中国队2比1领先的情况下出战,郭振东记得,那是自己第一次在这么关键的场合代表中国队出战。从第一个球开始,郭振东就握拳怒吼,用一个词形容那场球自己亢奋的状态,郭振东说:“空前绝后!”

正当郭振东和谢中博组合蒸蒸日上的时候,谢中博却因为身体原因遗憾退役,郭振东又重新和老搭档徐晨组合,出战亚运会以及2010年汤姆斯杯,在二双的位置上,郭振东继续为中国队坚守着城池。那两年,中国男队拿下了所有团体冠军,郭振东功不可没。

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这位踏实低调的老将。为了备战伦敦奥运会,教练组认为徐晨更适合打混双,郭振东不得不面临再次更换搭档的窘境,这次他的搭档换成了小将柴飚(微博)。对于双打这个讲究默契配合的项目来说,每换一次搭档,就意味着需要重新再来。此时的郭振东已没有了年轻时不顾一切的冲劲,他觉得应该利用自己的稳定和经验,把柴飚这样年轻有冲劲的队员带动起来。之后几年的苏迪曼杯、汤姆斯杯,郭振东依然不显山不露水地稳坐第二男双的位置,帮助中国队又一次把两座奖杯捧回来。

翻开郭振东的成绩册,所有团体大赛的冠军拿了个遍,可单项最好成绩只是世锦赛第三。没有拿过单项世界冠军,这是郭振东心中的遗憾,正如他自己所说,淡然的性格可以让他在场上更冷静区、更理智,但也会让他在关键的时候缺乏一丝果敢和冲劲。性格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用在郭振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有求必应“东哥”

全运会男团颁奖仪式结束后,福建男队集体去换冠军衫准备合影。趁此机会,我跑去和洪炜说了一句:“一会你们都把金牌给郭振东挂上吧。”洪炜答应了我的请求,马上告诉了谌龙等队友。一轮合影后,性格直率的谌龙喊了一嗓子:“来,大家都把金牌给振东挂上!”队员们听闻纷纷行动,但是,郭振东却拒绝了。

郭振东说:“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把我当大哥,这是对我的尊敬。但我觉得,我应该在行动上做到大哥的样子,照顾弟弟们,用挂金牌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洪炜刚到厦门队没到一年,郭振东就去了国家队。即便是这么短暂的时光,洪炜回忆起来还是说:“振东很照顾我,帮助了我很多。”等到洪炜、谌龙等师弟都来到国家队的时候,郭振东更是主动帮他们打理好了一切。不仅对本队的师弟师妹们如此,即便是外省的队员到了国家队,“东哥”也是有应必求。郭振东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喜欢和年轻队员玩在一起,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照顾他们的责任。”郭振东清楚地记得当初在厦门队和谌龙、洪炜一起训练的情景:“谌龙很机灵,很聪明;洪炜则比较老实,而且那时候很爱哭,我随便一逗他就哭了,哈哈。”

郭振东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开始喜欢回忆了:“有时候就想,如果我的性格不是这样,当初要是再冲一把,是不是成绩会比现在好呢?不过这都不能改变了,回忆我的职业生涯,我不后悔,因为我努力了!”

伦敦奥运会后,郭振东就有了退役的打算,可一方面李永波(微博 博客)总教练挽留,一方面为了回报省队,郭振东选择了坚持。评价现在的自己,郭振东说是“能力还有,心气不足”,“现在出去比赛,就觉得岁数大了,输不起了,要是输一两场就觉得不想打了。年初李总让我留下帮助年轻队员,3月,刘小龙(微博)/邱子瀚(微博)全英夺冠,洪炜/柴飚也夺得两冠,我觉得我可以退了。虽然舍不得,但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想通了,看开了,就过去了。”

郭振东的职业生涯或许可以概括成一个画面:团队每每到最关键的时刻,他总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当大家都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在一旁。他似乎从来不是焦点,但在队友的心里,他永远是重要的一环。

全运会男双决赛,郭振东带着一枚男双金牌告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在羽毛球场摸爬滚打了20多年,这辈子肯定离不开了,下一步,他会回厦门队当教练。

淡然是一种心态,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境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