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家普特羽毛球俱乐部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羽毛球省队揭秘之福建队:告别昨日 从头开始

2013-2-1 08:02| 发布者: 篱下菊| 查看: 63| 评论: 0

摘要: 夺得2012年12月底结束的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男团冠军,福建队再次使人们眼前一亮。这支历史根基深厚的球队夺冠,不仅预示了它与已经无缘20年之久的全运会金牌无限接近,也使见证过福建队往昔无数荣耀的广大球迷对它 ...

夺得2012年12月底结束的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男团冠军,福建队再次使人们眼前一亮。这支历史根基深厚的球队夺冠,不仅预示了它与已经无缘20年之久的全运会金牌无限接近,也使见证过福建队往昔无数荣耀的广大球迷对它再塑辉煌有了一分欣慰。

当爱已成往事

福建队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支专业羽毛球队,因此,在很多人心中,“福建队”这3个字,更像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一段荣耀的历史和激情岁月。

由于国家重视,福建较早开展羽毛球项目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加上侨乡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少从印尼回国的高手加盟,使福建队一度成为中国的羽球圣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汤仙虎、侯加昌等先后来到福建队执教,以新技术、新战术训练队伍,从此开启了福建队长达30年的遥遥领先的羽坛霸主历史。30年间,福建队走出了20多名世界冠军,培养了陈家琰、颜存彩、谢雪英、张铸成、张光明、黄鸿图等优秀教练,为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进入90年代后,福建队渐渐走入了低潮。一批有实力的冠军队员退役,加上后备力量不足,福建队的成绩一时下滑得很厉害。在现任总教练胡芝兰看来,造成队伍实力整体低迷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队伍不稳定,具体说,就是队伍管理层和教练的不稳定。一方面,管理层的变动带来监管不利、扶植乏力;另一方面,教练频繁更换,尤其1997-2007这一周期,主教练不停地更换。这不仅对队伍整体信心的建立和发展不利,对队伍的伤害和人才培养也更加严重。

羽毛球运动的人才成长周期相对较长。一名有条件的队员,从接受专业训练到真正能够打出成绩,一般最少要经过8到10年的培养。“如果在老队员退役时,没有稳定的管理与相对固定的教练队伍做保证,那么队伍的成绩下降就会很快。”这一点在90年代初开始最为明显,随着杨仁随、高竞先、林江利、张强等一批优秀教练的离队,福建队的整体实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夺得1993年全运会的团体冠军后,福建队再也没能登上全运会冠军的领奖台。

这不仅是福建队每一个教练、队员心中的伤,也是胡芝兰立志必须要跨越的鸿沟。2007年,接到福建队的邀请,远在丹麦的胡芝兰立刻放弃了辛苦打拼7年得来的一切,回到了祖国,开始执掌福建队。这位从福建队走出的前国手,亲历过福建队的光辉岁月,心中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福建队。他说,在丹麦的7年,“我的心思从没离开过福建队。”选择回国,“就是决心要用尽全力,争取帮助它重塑辉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