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家普特羽毛球俱乐部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羽球奥运亚军亚残运收获满满 告诉你董炯这十年对羽球的另类付出 ... ...

2018-10-14 05:04| 发布者: fei000xin|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腾讯体育10月13日北京(文/张楠)亚运会结束了,远在雅加达中国残运健儿却依然还在那里奋战。羽毛球赛场边,董炯站在赛场内看着队员们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同样都是中国羽毛球国字号队伍,却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生活, ...

腾讯体育10月13日北京(文/张楠)亚运会结束了,远在雅加达中国残运健儿却依然还在那里奋战。羽毛球赛场边,董炯站在赛场内看着队员们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同样都是中国羽毛球国字号队伍,却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生活,在第三次亚残运征程上,他的队伍获得了7金4银5铜的优异成绩,这名昔日的奥运会亚军也在这片赛场上书写着自己的另一端辉煌的人生。

十年 成就特殊人群的羽球人生

“2009-2018这近十年。

14个日日夜夜这些天。

14名运动员这群人。

88场比赛。

一切都值了……”

就在今天落幕的亚残运羽毛球比赛中,董炯在自己的朋友圈留下了这么一段话。十年的岁月,早已经淡出专业羽毛球圈的他,却已经在另外一片领域打造起了有一片天地。同样是为国争光,同样是站在世界体育的最高领奖台上。尽管无人问津,但他从来没有在意过,每每有记者想要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总是说:“去采访队员吧!他们才是有故事的人。”

一切还要从2009年的听障奥运说起,当时还在经营自己俱乐部的他,接受中国残联邀请,成为中国残疾人羽毛球队总教练。而后由中残联选派的各地方的八名运动员来到北京,在董炯羽毛球俱乐部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训练。那次听障奥运会,他带领的队伍获得了1银2铜和团体赛第五名的成绩。

一个奥运会亚军,曾经是中国羽毛球男单当年最优秀的选手之一,他曾经是当年队里最淘气、最桀骜不驯的队员,但是谁也想到,他却带领残运、特运羽毛球队一带就是十年。在过去这十年里,他的队伍在亚残运,听障运动会、残运世锦赛、世青赛、特奥会上一共夺得了28枚金牌,丝毫不逊于中国羽毛球专业队。

“当他们站在赛场上的时候,他们敢于尽情释放自我,全力去拼搏,为国争光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和专业运动员一样,甚至更加强烈……”董炯说,这就是他坚持最重要的原因。

把自己绑在轮椅上体验队员不易

虽然曾经在羽毛球领域取得过非常出色的成绩,也不缺乏教练的经验,但董炯这次带领的队伍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有些只能依靠轮椅代替腿,有些听不到他的战术讲解。这也让他费了不少心思在这些对这些队员身上

第一次带队参加听障奥运会,董炯想了个办法让队员明白自己的战术部署—-画沙盘。他甚至还特意学习了简单的手语,为了更好的跟队员沟通。

带轮椅羽毛球队员,正常羽毛球队员练得最多的步伐在这里全部都行不通。为了能够更好的体会他们的生活,董炯尝试自己做轮椅打球,确保自己能够更深体会到队员的感受,他甚至把自己绑在轮椅上。就这样,他研究了各种战术和攻防思路。

他在这些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自己的羽毛球俱乐部变成了队员的训练基地。以往给正常人提供的设施都要从新调整,他从基地的硬件设施干起,在自家的球馆内盖了一排宿舍楼,专门供残疾队员吃住训的基地,参考其他项目基地设施在每个房间安装了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虽然是国字号队伍,但是资金上的支持远没有专业的国字号队伍那么大。为了改善队员的装备条件,董炯甚至动用了自己装备赞助商,为队伍提供球拍、球鞋。

让这些特殊人群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

让董炯坚定下来带领这支队伍,一切还是来源于2009年的听障运动会,虽然没有金牌入账,但却改变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

三个月和聋哑运动员接触的过程中,他被队员那种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那种渴望被人理解尊重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那次比赛之后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家队队员中大多数队员年龄偏于老龄化,聋哑级别的相对好些,而肢残运动员中,除了一人27岁外,其余人的平均年龄超过了40岁。球队出现了“老龄化”的危机。作为总教练,董炯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那个14岁的聋哑小姑娘的形象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于是一个念头闪了出来:“找残疾人孩子,让他们打羽毛球!”

除了给国家队储备后备人才,让残疾孩子打球还有别的意义。很多残疾孩子很自闭,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有缺陷而自卑,另一方面他们也缺乏和其他人沟通交流的手段。他想让羽毛球作为一种沟通手段,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后来接了特奥队员,董炯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队员的特别之处。特奥会的队员大多都是智力有所欠缺的特殊人群,教他们打球会显得更加吃力。但董炯却发现,这孩子打起羽毛球一点儿都不比正常人差。“你会发现他们打球的时候可聪明了,会跟你斗网前,还会吊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他们执着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特别可爱、值得人尊敬的地方。”董炯用过去这十年,感受了不一样的人生。

“近十年,我与他们朝夕相处融为一体,深刻体会到,残疾人体育其精髓都不在场上,而在场下;也不是为了让人欣赏博取同情,而是要让残疾人与常人一样,获得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和机会。”两年后的东京,羽毛球已经确认第一次进入残奥会。董炯也将在他的另类教练生涯中,书写更重要的一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