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ei920 于 2011-12-8 15:38 编辑
Yonex的球拍塌陷问题一直较其他品牌严重,以至于YY不敢保高磅(塌陷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绝对是重要原因),而且推出一堆双连钉、六连钉来弥补缺陷(以至于球拍出厂时就在T头两边带4个双连钉)。我不愿讨论所谓“质量”问题,YY控、李宁控、胜利控没必要互相攻击,毕竟人各有爱,相信自己的选择,同时尊重其他球友的选择,敛气,凝神,容人,守静。
YY出了名的塌陷球拍有Ti10、AT700、AT900、Az等等,其中Ti10没接触过,AT700、AT900在我手上没出现过塌陷,Az则险些阵亡……嗯,别以为你的球拍不在高危范围内就平安无事,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足以让曾经的最爱灰飞烟灭!
一支质量没问题的球拍,在护线管完好的情况下,出现塌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塌陷,都是因为磅数过高、拉线方式不规范导致护线管受损,球线直接勒在球拍上,致使拍框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过大,超过材料受力极限所引起的损坏性变形。
依照大神们对塌陷球拍的解剖和分析,头重设计的球拍容易塌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设计需要,导致越接近T头处的拍框越薄,我认为很有道理,这可能也是YY推出的连钉,都是针对拍框下部的原因。YY的拍子出厂时T头两边已经安装了4个连钉(从T头处算起,两边1、2、3、4线孔安装),但很明显这不足以防止塌陷,因此YY推出5、6线孔使用的双连钉AC416W系列,和7、8、9、10、11、12线孔使用的六连钉AC416L系列。
YY推出的二连钉如下:
AC416W-1(双、单线孔):适用于ARC10、9、7、NS9900、8000、7700、7000
AC416W-2(双、单线孔):适用于AT900P、900T、AT600、ARC-ZS、8DX
AC416W-3(双、双线孔):适用于适用于AT700、500
YY推出的六连钉如下:
AC416L-1:适用于ARC10、9、7、NS9900、AT900-T、AT600
AC416L-2:适用于NS8000、7700、7000
AC416L-3:适用于AT700、AT500
AC416L-4:适用于AT900-P
但是,YY推出的针对拍框下半部分的连钉,真的解决问题了吗?我看不然,很多塌陷都是出现在球拍10、11、12、1、2点几个位置的,其他位置也经常有悲催者哭诉,一个又一个事实证明,YY塌陷无处不在……
一般护线管都比较软,因为过硬的材质,不仅伤害球线,而且缓冲能力不够,反而会伤害球拍,因此正常情况下,上过一次的线的护线管,在下一次上线前,都应该检查、调整、更换,好的拉线师会注意这个问题,但“好的拉线师”到底有多少?反正我是基本没遇到过……靠自己,不求人!咱自己动手保护球拍~
首先要注意,穿过一次线的球拍,第二次穿线前,可以简单地把所有线管转90°,这样第一次拉线的勒痕,便不会再次受摧残。
第二次断线后,第三次拉线前,检查所有线管,受损严重的更换新线管,或者干脆所有线管全部替换!花不了多少钱,一个线管网上卖4~5分钱,所有线管换一遍,也就是3、4块钱的事~
这是最基本的护线管养护,再深入一点,就是换装连钉了。
YY已经推出了几种不同型号的双连钉和六连钉,再加上单线孔双连钉(拍子出厂时装在T头左右的那两种),所以连钉的组合方式其实很多,不必拘泥于YY推荐的方式。
这里用我的Az图例示范我那不一定成熟,但最起码自己很放心的连钉组合。
原拍安装的1、2、3、4孔双钉都是单线孔双连钉,从5、6线孔开始装双连钉,则要采用双、单线孔双连钉,也就是AC416W-1或AC416W-2(这两种连钉我至今无法区别,怎么比较都觉得外形、重量、尺寸基本相同,因此混用……),7、8、9、10、11、12本该装六连钉,但由于Az没有相应的六连钉,因此我在7、8线孔、10、11线孔、12、13线孔分别装了双、单线孔双连钉(AC416W-1或AC416W-2),9线孔则由于和临近线孔间距较大,没有合适的双连钉,只能作罢,但由于相邻线孔都装了双连钉,因此9线孔已在保护下,危险不大。
拍头12点位置最顶端的6个线孔,装了3个单线孔双连钉,和原拍安装的3、4孔位置的连钉型号相同,这个型号的连钉,还可以安装在很多位置,看个人喜好了。
这3个单线孔双连钉外围,是2个双、单线孔双连钉(AC416W-1或AC416W-2)。
这样一来,拍头10个线孔已经安全。
拍框2、10点位置,分别有两个双线孔,我也装了双、单线孔双连钉(AC416W-1或AC416W-2)。
这是总图,除原拍出厂所安装的4个双连钉外,又加装了14个双、单线孔双连钉(AC416W-1或AC416W-2),3个单线孔双连钉(原拍出场时3、4线孔处所安装型号)。
这样安装下来,容易塌陷的部位,基本都安装了双连钉,其相连的部位,也处于连钉庇护下。
虽然YY的连钉都有“适用球拍范围”和“安装位置”,但实际只要能装上,随你怎么装都行!!!
当然,基础护线管必不可少,价格便宜,建议一次多买一点备用。其实,基础护线管在拉线师那里很不值钱,满地都是,去拉线的时候就可以问他们要,大多会慷慨赠予,在这里感谢赠予过我护线管的拉线师们,谢谢~
最后再讨论一下加装连钉后的增重问题。
普通单孔护线管重量很轻,因此加装双连钉、六连钉后,增重问题便显现出来。由于增加的重量都是在拍头,因此很多人认为挥重会增加很多。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看你注重的是球拍的使用感觉,还是对于球拍的心理感受了。
我个人觉得,加装连钉后的增重,不足以过多影响我的使用感受,而对于球拍上高磅后的信心却增加了不少,因此我选择加装连钉。
在这里列出一些粗浅数据供大家参考:
普通单线孔护线管60个左右重约1克,普通双线孔护线管30个左右重约1克,单线孔双连钉15个左右重约1克,双、单线孔双连钉10个左右重约1克,六连钉1个重约0.35克(六连钉重量引自某大神数据)。
按照我的连钉加装方式,增重如下:
双、单线孔双连钉14个,约1.4克
单线孔双连钉3个,约0.2克
普通双线孔护线管14个,约0.5克
普通单线孔护线管20个,约0.3克
1.4+0.2-0.5-0.3=0.8克
共增重0.8克(如果换成六连钉,增重则为0.9克)
不到1克的增重,对于我这种糙人来说,可以忽略~
最最后,再说一下换线管的细节问题。
第一,如果你对自己的手不自信,尽量别使用铁器,毕竟拍身漆水在铁器面前很脆弱。我的手就比较笨,因此我用硬塑料片,笔管,指甲,牙齿完成所有工作……
第二,如果有条件,双线管的细端最好还是扩一下,这样降低拉线时破损的可能。我没有专门工具,也不想用加热的方法,因此只能拿圆珠笔头、笔管随便捅一桶,之后就是祈祷……
第三,护线管请自己养护,这没什么技术含量,很简单,千万别指望每个拉线师都能够细心地为你检查、更换!自己动手,吃得香,睡得好,打球加倍精神!我相信,一把自己亲手爱护的球拍,更能融入自己的灵魂,嘿嘿嘿嘿呵呵呵呵~
|
|